(资料图)
作者:阳志平来源:公众号「心智工具箱」
关于时代巨变
1
三月十五日之后, 整个世界都变天了。惊涛骇浪袭来。以 GPT 这类大模型为代表的 AI 新时代正在大踏步走来。身在时代浪潮中的人,常常后知后觉。当时并不觉得,我不照样吃喝玩乐,吹牛打屁嘛。是的。你是这样,但 AI 与别人没闲着。 这个时候, 一定要及时调转船头,跟随时代大变而变。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那时才是慢慢恢复过往节奏之时。既然世界变了,那么就大胆、积极、乐观地拥抱新世界吧。
2
“认知”这玩意是很昂贵的。今天我们回看 2000 年那时,一个结论很清晰:互联网是个好行业。然而,当时很多人真不这么认为。同样,未来站在 20 年后,回看 AI 时代启动的 2023 年,可能又有无数人为自己的“认知”付出昂贵的代价。 每个人都受到自己过往的认知束缚,因此总是希望 参考历史,借鉴成功。然而,参考的是一段错误的历史;借鉴的是偶然的成功。
3
自从 GPT 引爆之后,多了无数所谓的专家。而所有这些专家,可能: 1)每天使用 GPT -4,从未超过 2 个小时;2)从未给 100 人以上开通过 GPT Plus;3)从未读过任何一篇 GPT 源头的论文;4)从未真正跑过任何一个语言模型。 忽悠害人。我们重要的是理解真正的学界与工业界共识是什么,以及实际使用 GPT 这类产品,才谈得上下一步。
4
很多人关于 GPT 最大的误解是:以为这是一次科技的自然演化。 从来不是!从来不是!从来不是!严格地说,在去年 12 月份之前,多数从业者都不觉得 GPT-4 能达到今天这样高的高度。 这是一次非常偶然的奇点突破。站在万年尺度上来说,对人类不一定是好事。正式打开潘多拉魔盒了。从此,硅基机器人开始抢占人类生存空间。 但是,站在百年尺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快用它!更熟悉它!真正搞懂它!才能看到下一步的机遇。
5
在 AI 新时代,一定要换新思路。不要总是去思考,如何让金融行业、教育行业等等,如何与 GPT 结合,而是反过来,在 AI 新时代,会有一些什么独特的机遇?而第一步就是玩起来。 第一要义就是轻松、玩耍的心态。当年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都是重度玩家,天天离不开上网的那批人。没几个刚开始是奔着赚钱来做互联网的 。 越是玩家,越是明白互联网的潜力,最后反而能发现完全不同的新行业、新机遇。同样,在今天的 AI 新时代,还是如此。
6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分析能力反而变得更重要了。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快速获得“高认知”以及“高内隐”的信息的人。 高认知信息:按照我的四大分析中的信息分析的术语来说,就是全局信息、验证之后的信息、有趣的信息。 高内隐信息:按照我的四大分析中的行为分析的术语来说,就是情境线索自动化。
7
多年前,我在谈创业的文章中说过,人要区分战斗模式与懒洋洋模式。现在,就是战斗模式。 疯狂工作 18 个月,才能在 AI 新时代有一席之地。新时代开启,兵荒马乱之际。我跟工程师、产品经理们开玩笑, 我们是正规军的素质,但是土匪的打法。所谓正规军的素质:与我协同的工程师、产品经理都是多年大厂训练,久经战场。 所谓土匪的打法:快速建设根据地,抢地盘。低调干活,农村包围城市,边缘突破,不吸引媒体与竞品注意。
关于人生发展
8
做人要理想主义,但做事要实用主义。不要反过来,做人太功利,做事太飘。
9
给好朋友一些做大事的建议。 坚持做大事的信心。 从历史上寻找榜样。 用自己极限出作品。 如此如此,才能有真正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成就。
10
人与动物最大区别在于,人类需要天天进食信息与信任。没有信息,我们顿觉无聊;缺乏信任,我们感受孤独。 而信息与信任亦有高低之分,如果一个人长期与垃圾信息以及廉价信任为伍,那么他会“营养”不良。而优质的信息(或称之为真)与无条件的信任(或称之为爱),会大大激发一个人的行动,也就是善。
11
真实与随机,应该是一个人迎来好的人生发展的最关键的两个东西了。 真实: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欲望、心念、能力。 随机:给自己留一下随机游走的空间。这样的人,想不好运都难。反之,社会上多数人是反过来: 1、真实的反面:戴上面具太多了。没意识到,每次戴面具,都是提高了自己与人的沟通成本,损耗了自己的心力。在工作上装孙子;在家里装大爷。最后自己是谁,找不到了。 2、随机的反面:总是以为自己是很强大的。能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婚恋,却不知,少了随机,一个人基本就是行尸走肉了。算得越明白,拿到的越少。
12
成年人做事,有一个特点, 太将工作当工作。比如,以为工作一定要流程严谨,开会开会再开会。然而,这一周我带着几个朋友做 GPT 相关产品,几乎跟玩一样,大家就做完了。这才是工作本来应该有的面目。就是应该像玩一样来做工作。这样才可以产生一些好作品。 但是,与之相对的是,同样,成年人做事, 也不能太不把工作当工作。任何一个领域,都有最佳实践、都有高手,要一上来就沉淀自己的最佳实践、对标高手,才会显得专业。
13
一般来说,过了 30 岁之后,友情不堪一击。反而是利益之交更持久。 君子之交,令人向往,但对你个人的事业发展,帮助有限。所谓君子之交,就是保持距离,你不借钱给我,我也不找你借钱,你不欠我人情,我也不欠你人情。我曾经很认同君子之交,在 20-40 岁这 20 年,交往的朋友统统都是君子。结果就不提了。 有句古话说的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其实,君子最擅长自欺。君子的自欺在于,过于放大道德品质这类。对成年人来说,无数真正的难题是介于灰色地带的,没有绝对对错。
14
建设人生发展根据地,最反常的几点是什么呢? 1、要珍惜分给你地盘的那位大佬。这是真正对你好的人。反之,很多人在微信群认识一些大佬,天天在拍马屁,却不珍惜那个分地盘给自己的、身边的大佬。 那些看似对你好,但从不分你地盘的大佬,是伪大佬。跟你的人生发展有个啥关系? 2、当你的认知、段位、人脉、资金都不如大佬时,那么一定是与他共事,成长最快,拿到的资源最多。反之,还天天想着怎么做点副业,怎么从大佬那里挖点墙角。这个注定是浪费时间。 3、建设自己的职场根据地,与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两回事。 根据地更多是建立一个生态,利益混杂感情。所以,从嫡系的能力区出发,去建设自己的根据地是对的。先满足农民的需求,再利用农民的能力,之后才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在建设自己的职场根据地上做的事,每天可以问两个问题:1)提高嫡系的数量与质量与否?2)提高从市场上拿钱的能力与否?
关于人生发展咨询
15
看了今天的咨询师队伍(参见:),对比 2016 年、2017 年的心智学徒计划,还是蛮有感触。我成熟了。 从一个单方面付出,只燃烧自己的理想主义者变为通过集体力量来实现目标的领导者了。 一个人,如果只是依赖燃烧自己来带动项目,没有利益机制,没有制衡机制,没有传承机制,那么只会很快累病。 这个世界的人际关系比你想象的还要脆弱。多少人,三年后还能相互联系都是奇迹了。更谈不上友谊、合作等等。 已有的友谊,珍惜吧。已有的合作,长久吧。而绝大多数人,真的就是路人,彻彻底底你生命中的过客。
16
一个有趣的事,这几天督导的三个人生发展咨询案例,来访者都是年薪百万以上。其中,有一位来访者从 2016 年就在开智学习,几乎所有课程都报过。感叹,在他们的的人生发展路上,开智应该起的作用不大。更多是时代机遇。开智的输出导向的学习氛围、略高的学费,本来甄选的已经是人群中的比较优秀的同学了。 但当他们步入人生发展无人区的时候,这个时候,开智的人生发展咨询能起到的作用还真不小。 什么算人生发展无人区?举个例子,你家人理解不了你的选择;身边的同事给出的建议也不对。自己东想西想,头绪混乱。并且这类现象持续了 18 个月以上。这个时候,往往你就步入人生发展的无人区了。很多小伙伴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多年后才意识到。当年那个决策不够好。
17
行动与社群的力量。今天给咨询师们挑选了我做过的个案中,相对来说,行动快、效果好的一批个案。 这几十个个案,来访者的行动相对比较明显。其中与行动缓慢的来访者最大的区别是,这批人,跟社群关系紧密很多。其中六位脱单的来访者,无不是通过社群脱单。 通过知识星球、课程群、城市群,不断地接受到我这边的信息。于是,无意中制造了一种情境压力:阳老师与咨询师在盯着我行动,我还是多努力一点吧。
18
2023 年 2 月 25 号,值得纪念的一天。我的课程,有一个很大的特色,知识密度大。所以,几乎我所有课程都有严谨表达的课件。然而,人生发展咨询师集体内训却是例外。我刻意压抑自己写课件的欲望,故意每节课都不写课件,而是通过互动、案例,来阐述咨询中的那些微妙之处。 这么做有很多考虑,而其中最重要的考虑是,咨询与讲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我希望咨询师意识到,哦,我不是阳老师的学生了,而是与他一起做咨询的同盟军了。另一个考虑是,咨询本来就是非常口语化,灵动的。如果我不能用口语讲明白,非要让咨询师看课件,那么,咨询师不可能给来访者讲明白。如果我培训时不能体现人生发展咨询灵动的一面,那么受训的咨询师自然记住的是条条框框。 而 2 月 25 号,是人生发展咨询师集体内训最灵动、最关键的一期。完整体现了我与众不同的咨询观。如果未来传承者为人生发展咨询流派写传记,它是必须浓墨重彩书写的一天。在这次集体内训会上: 1)我第一次系统地讲明白了传统咨询的逻辑错误,指出了传统咨询为什么不够有效或高效的几个原因;3)站在凯利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概念化路线:来访者头脑中的概念化框架,经咨询师操作后,为每一个来访者生成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概念化框架;4)将情绪看作携带情境信息的载体,通过解码情绪,反向推测情境信息;5)提出了从情绪到人生发展巧妙解的思路;6)提出了情境容器观,将情境看作包容来访者的容器;7)还有很多暂时不能剧透的。
19
未来我老了,同学写我传记,书名可以叫做《有点感觉》。 因为我在教学时,经常说一句口头禅:大家“有点感觉”了吗? “有点感觉”,这个四字词的语感为什么微妙?大约在这里: 1、感觉:我在“认知写作学”中强调,修辞以立其感。身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的本身;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修辞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发现感觉,创造新型认识,乃至人生意义。 人们是通过肉体与具身认知来感受这个世界,不是通过言辞与道理来理解这个世界。相对“理解”来说,“感受”更重要;相对“理性”来说,“感觉”更不容忽视。 2、感觉才能引发下一步的行动。没有感觉,谈不上行动。好比男女之间的那点事,先从“有点感觉”开始。 很多妹子单身太久,就在于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一上来比较计较男方的一些条件。按照我当年条件,岂不是找不到老婆?而我爱人看似条件好一些,但对我还“有点感觉”。一毕业就跟我结婚了。 婚恋不要陷入计算模式,而是从“有点感觉”开始。从婚恋抽象到人类行为,那么正是我在人性系统论中提出的“情境行动周期”了。 情境引发感觉;感觉多了,才形成个人概念。当你想改变什么,不要在个人概念层面作斗争,而是从情境中“有点感觉”开始。情境没变,抑郁症患者怎么修改自己的个人概念?岂不是自己拔自己头发升起来? 情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它是一切感觉的容器。可惜人们从不去深究自己所处情境。 3、但是又加了个“有点”。感觉无需太多,抓住那么一点点,然后放大,就够了。 所谓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如果你像中小学老师一样,逮住学生去灌输或者死记硬背,那么,不是一点感觉,而是感觉太多了,学生恨死你了。 而阳老师得有他的范儿,所以,“有点”就行了,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无需懂。 大家“有点感觉”了吗?
20
原本看似有潜力的人,怎么变得一事无成的?答案很简单:长期没作品;对齐所在群体的最低标准;心思太杂,啥都掺和。基本不出这三个原因。 第一个问题, 长期没作品,容易理解。同样是开智文库的作者,我讲过一个笑话。在短视频刚兴起时,开智就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我让讲这门课的同学写书。我说,第一年写完,我可以拜托某位短视频老大帮你写推荐序;第二年写完,我可以拜托总监级别的人帮你写序;结果,如今五年过去了,这本书还在打酱油。 而李万中,隐居郊区,埋头苦干,如今,在开智文库旗下今年即将上线三本书,而他的第四本、第五本,以及第六本,第七本、第八本,也在路上。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 第二个问题, 对齐所在群体的最低标准。以人生发展咨询师为例,我带的第一批咨询师里面。既有每一篇咨询手记都认真写的,也有至今,一篇咨询手记都没写的;既有认真分析自己咨询的逐字稿的,也有从不分析的。既有参加任何一次我的培训、读书会,认真写笔记的,也有从不写的。 长期以往,差距可想而知。师傅最多只能带入门,但修行是靠个人。在一个群体中,长期对齐所在群体的最低标准,最后,你就成了那个最低标准了。人,一定要尽量找到一个优质群体;找到后,一定要对齐群体中的最高标准,而非最低标准。 第三个问题, 心思太杂,啥都掺和。经常有同学跟我说,阳老师,我不仅在你这边学习,还听着某某、上着某某,以及某某。完了,我一听,就知道这样的同学没什么前途。 我一般碰到这样的同学,只会问他一个问题:作业写了吗?答案不出意料:从未写过。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以我这边这么大的知识密度、这么大的学习难度,是不可能有时间再在其他社群搞事的。最后,注定是在我这边打酱油,在其他社群也是打酱油。人家老大依然是不知道你,你在社群依然是一个小透明。
21
心理学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学科,在这个学科中,有一些东西是根本。比如心理测量、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但是,前不久我在咨询师内训时,又跟他们强调,想成为一流咨询师,光读心理学著作是远远不够的。更好的学习逻辑是什么呢? 第一层:了解世界真相。先读人类知识的目录书,再读基本书。有哪些基本书呢?此处无缝插入广告,请下单阳老师下周即将上市的新书。整理了一千多本。 第一层的目标是形成对世界一个通透的整体认识。只有你对世界了解得较为准确,你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断。当然,任何人在任何时代,我们对所处世界的了解永远是有局限的。但只要你远远超越同龄人、同行两个段位即可。 第二层:了解人性真相。读与人性有关的书。比如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经济学都有大量精彩的,关于人性的著作。甚至纯理工科的学科,比如数学、计算机也有涉及人性的精彩著作。数学领域的《如何解题》;计算机领域的《人月神话》《黑客与画家》《软件随想录》等等。 第三层:才是心理学著作。看我开给咨询师的书单,精挑细选了一些重要著作。但除了这些著作之外,更关键的是要建立对心理学的三种感觉: 1)第一种感觉:科学感。明白心理学家凭什么混饭吃的?为什么能拿到科研基金?这部分主要是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大量心理学外行一直卡在这里。看到纯数学的就发怵,最后学的是心理学的皮毛。 在任何一个领域,只有成为生产者,你才会跨越外行与内行的那道鸿沟。也就是说,你不懂如何生产被同行认可的心理学知识,你是无法真正了解心理学的。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你做的是咨询,你也需要精通知识生产相关的技术、方法等等。 2)第二种感觉:历史感。做任何大事,都要明白自己处在什么脉络上。明白心理学的历史渊源。弗洛伊德之后是谁?谁对谁错?心理学真正的历史脉络是什么?此处又无缝插入广告,请下单阳老师下周即将上市的新书。我在书中整理了众多学科的历史脉络,而自己的大本营心理学,当然是整理得最精彩的。 3)第三种感觉:使命感。也就是那些可以成为自己志业的流派、方向。比如,我非常推崇凯利、莫雷诺、吉布森。但他们有他们的时代局限。你从人家那里拿到了大量好处,是不是也要留下一些什么?这种感觉,开始与灵性、超脱、超越有关了。简而言之,就是人如何与更大的社会、自然、宇宙、历史联系在一起。 第四层:才是人生发展咨询技术层面相关的著作。比如如何做咨询、如何改善面谈技巧。 学习,千万不要反过来。从第四层入手,永远会局限在术的层面,无法自成一家,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甚至,连理解更高的智识都做不到。就好比那些看惯短视频的人,再读一本难一点的书,就歇菜了。
关于育儿
22
像地球那么大小阳跑过来,亲密地对爸爸说:小阳:爸爸,我对你的爱像地球那么大;爸爸:你为什么这么爱我呢?小阳:因为我要逗你开心。爸爸:。。。。 爸爸:那你对妈妈的爱有多大?小阳:我对妈妈的爱也像地球那么大。爸爸:但是我们只有一颗地球,那怎么办呢?小阳:爸爸妈妈都在地球上啦。 接着她又跑过去,对姥爷、对阿姨说: 我对你的爱像地球那么大。
23
好多好多书小美妞今天将自己的绘本堆成山,然后兴高采烈地邀请我来看。 小美妞:爸爸,你有好多好多书,我也有好多好多书啦。然后她还说:爸爸,你来给我的书盖章吧(因为我送签名书给亲朋好友,都会盖章,结果她就记住了)。小美妞还说:爸爸,我小时候看小孩子看的书,长大后看你的书,好不好? 哈,当然可以。 这就是育儿的润物细无声。一个不热爱阅读的家长,怎么奢望孩子自然就会热爱阅读?
24
我画得很棒,但我还是要带回家带小美妞去画画。她看到大厅高处挂着很多画,然后指着最高处的画,问美术老师:那是什么意思?美术老师说,这是画得最好的同学的画,才可以挂在这里哦。 然后她开始上课。下课时,美术老师问她,你今天画的画真棒,可以帮你挂在最高处吗?小美妞说:不可以。美术老师:。。。。。妈妈进一步给她解释:画得好的同学才可以挂在最高处,老师是喜欢你的画,才帮你挂哦。小美妞:我知道我画得很棒,但我还是要带回家。 美术老师、妈妈与她再沟通了一轮,发现她还是坚持,那就让她带回家吧。 小美妞在爸爸的训练下,从小就很有独立思考能力。一般的小孩会中招:要么带回家;要么不带回家,挂在最高处,承认自己画的画是最棒的。 而小美妞的思考逻辑是第三种选择:我画得很棒,但我还是要带回家。 爸爸不断从小像训练 GPT 机器人一样训练她,不断给她提问,看来还是很有效。
25
爱与大棒前情:周日我们在姥爷家这边度过。中午小美妞让妈妈陪她睡,妈妈说,中午陪你睡了,晚上就不陪你睡了,阿姨陪你睡。姥爷说,如果你做到了,我周一来看你,给你奖励。然后回去的路上,小美妞又耍赖,让妈妈晚上陪她睡。于是,在回去车上开启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爸爸:我给姥爷举报你,你耍赖,让妈妈晚上也陪你睡。小美妞:爸爸,你别告密啦。爸爸:为什么呢?小美妞:你告密,我就吃不到姥爷的奖励了。爸爸:这是你的好处啊,那爸爸的好处呢?小美妞:那我拿大棒来打你这个告密者。(她最近特别喜欢玩孙悟空的大棒,哈哈)爸爸:。。。。妈妈插话:你觉得你打得过爸爸吗?小美妞想了想,说:爸爸,我爱你,你别告密了,好不好? 哈哈哈哈。妈妈与我一下子就笑了。 爸爸老阳感叹:这从小就是 PUA 高手啊,大棒不行,马上就换成爱了,以后,男友哪是对手。
26
给孩子语言训练的一点小技巧小阳同学如今三岁半,但语言能力应该在四岁半到五岁半左右的小孩那种程度。更有趣的是,她很有灵气,非常善于忽悠别人了。说话有自己的主见、逻辑在里面。 怎样培养的?我跟妈妈用到的一些与众不同的小技巧,一般人不知道的那种。 1)平时多用因果词汇。为什么呢?那怎么办呢?小阳说任何事情,我都会这么引导一下。背后原理是培养孩子的:反事实思维。我在《育儿高手》一书中将其总结为创意脑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2)平时多用心理状态语。什么是心理状态语?描述自己想法的词汇。比如,我想可能是这样,我确认,我不太肯定。 如果说因果词是培养智商,那么心理状态语就是培养情商啦。它背后原理是心理理论。 3)不用妈妈语,而是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沟通。 这点是无数爸爸妈妈不太注意的,跟孩子说话假声假气,甚至故意说得慢说得声音小,但我家与孩子沟通,从来是将她当作大人一样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结果她就真的明白大人的思维方式了。 供各位爸爸妈妈参考。
27
玩是最好的童年礼物小美妞妈妈前几天给我看了她所在的幼儿园家长群。 天啦,看了才知道现在的幼儿园家长们有多拼,有多卷。 老师稍微布置了一个任务,然后一堆妈妈们很快就回复。比如,让孩子学英语、画画。然后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不久,很快一堆妈妈就交上孩子学英语、画画的视频了。 然后只有我们家小美妞,还在高高兴兴不上幼儿园,即使上了,也不写家庭作业,整天与姥爷、爸爸、妈妈与阿姨,各种开心的玩。 游戏与作业的几个区别: 1)没有目标与有目标的区别;游戏本身就是意义,而作业成了目标,完成作业才可以获得下一步的“意义”; 2)评判标准来自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游戏,显然很个性,评价标准在小美妞自己,而作业的评判标准变为老师、家长了; 3)创作与模仿的区别:游戏,尤其是孩子的游戏,创作;而作业,模仿他人。 小美妞幼儿园同学的爸妈不知道这位在疯狂玩的小朋友的爸妈都是精通儿童教育的专家。老师是知道的,送了《育儿高手》《儿童大脑开窍指南》给人家。 无数爸爸妈妈都低估游戏对孩子的意义了。说得直白一点, 游戏才令人觉得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小美妞如今自主性较强,我想,跟她整天不学英语不学数学不学识字不学乐高不学画画,只是开心地玩有很大关系。
小结
2023 年开年以来,竟然出乎意料地忙。二十年一遇的技术大变革,可以做的事很多。然而始终提醒自己:多做少说。 时代大变局,野心家狂欢,平凡人焦虑。而胸怀大志者当与智者同行,与勇者相互鼓励;与仁者构建同辈信任。 ■技术并不一定带来公平,但一定会给最懂技术的人红利。欢迎加入阳志平老师创办的「玩转GPT」知识星球,前沿论文、使用技巧、原创产品。目前迎新特惠期,仅需 50 元,运营满42天后即将涨价。 ↙点击阅读原文,玩转GPT